根据我国法律以保护"弱者"为原则的精神,行人相对于机动车而言是弱势群体,因此,即使机动车没有违规行为,与闯红灯的行人发生碰撞时,机动车仍需承担部分赔偿责任。

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具体情况责任划分会有所不同

首先,假设行人闯红灯,机动车正常驾驶过程中与行人发生碰撞,并造成行人受伤。尽管机动车没有违规操作,但根据相关规定,机动车仍需承担10%的赔偿责任。

其次,如果行人闯红灯,导致与机动车发生碰撞并造成行人死亡。在这种情况下,通常会认定机动车司机未能仔细明确判断路面情况,因而需承担50%的赔偿责任。

另外一种情况是,行人闯红灯时,机动车存在轻微违规行为,并与行人发生碰撞,导致行人受伤。在这种情况下,考虑到机动车在事故发生时存在违规行为(如超速、使用手机等),法律会认定机动车司机应承担30%的赔偿责任。

然而,当行人故意闯红灯并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时,根据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的规定,机动车不需要承担任何赔偿责任。

此外,行人闯红灯后与机动车发生碰撞,并且机动车驾驶员逃离现场,无论机动车是否存在违规行为,在事故发生后逃避法律责任将导致机动车司机承担全部责任。他们不仅会被吊销驾驶证,终身不能重新取得,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。这是因为逃离现场的行为违法且危害公共安全。